杨达卿:提防双面新加坡的物流战略

2015/12/19 23:38:03 来源:中华物流网 浏览:33380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我要手机扫码浏览

中华物流网(zhwlw.com.cn)12月19日讯——
世界上最好的三大渔场都在寒暖流交汇地,因为寒暖流交汇带来更多营养物质。在全球地缘政治交汇地,也容易出现地缘经济下的富饶“渔场”,身处中国南海地缘政治寒暖流交汇地的新加坡,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 

  新加坡长期被视为全球华人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中国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国家。马六甲海峡也是中国国际能源物流咽喉——75%的进口石油和23%的进口天然气由此路过。 

  但另一方面,新加坡一直在地缘政治中扮演双面角色,一方面跟中国大打经济牌,开展合作;另一方面加入美国和日本遏制中国的包围圈。 

  得益于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新加坡企业在中国获得了大量战略性资产。“一带一路”建设,物流是基础的战略保障,而园区更是物流运转的关键支撑。新加坡最大财团和主权基金GIC旗下的全球最大物流园区企业普洛斯,自2010年先后收购中国能源物流巨头深圳赤湾石油基地公司、空港物流巨头中国航港发展有限公司、公路港物流巨头浙江传化物流基地、最大民营仓储物流企业之一的上海宇培集团、中国最大国有仓储物流企业中储股份等企业股份。 

  武林对决,都要提防关节受袭;物流对决,都要控制园区枢纽。如今中国最大的物流园区枢纽网已经旁落。到2015年6月,普洛斯已在中国36个大型枢纽城市投资、建设201个物流园区,成为覆盖中国主要空港、海港、高速公路等最完善的园区网络。普洛斯在华物业总面积2340万平方米,超过瑙鲁、摩纳哥等国家国土的面积。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及海运网至关重要。新加坡第二国有大财团淡马锡旗下的全球最大港务企业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已在中国建立遍及香港、深圳、广州、福州、上海、天津、大连的港口网络。12月7日,淡马锡以24亿美元把旗下东南亚最大海运企业东方海皇(及旗下美国总统轮船)出售给法国达飞,而非亚洲或中资财团,是不是也因为新加坡的双面心理? 

  随着中国市场深化改革开放,外国资本越来越多地通过斩首式收购产业龙头,逐利虽是商业行为,但对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龙头企业,被地缘政治“渔翁”国家收购,中国不可毫无设防。 

  国务院2014年推出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首次把新兴的物流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既然是战略性产业,就应纳入经济战略安全的防控视角。2008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次推出“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现在这个系统还需提到新的高度。 

  大型物流园区和港口、铁路线一样是物流产业的战略高地,需要从经济战略安全角度防范。可由国家安全部门牵头行业主管单位、行业组织,强化对外资收购战略性物流资源和企业的风险监测和评估。以这类政策杠杆,对双面国家在竞争中谋求团结。 

  当然,新加坡是中国离不开的邻居,在南海这个地缘政治寒暖流交汇的地方,强势的第三方势力更像远来游猎的鲸鱼或鲨鱼。共饮一海水,新加坡是否认清:当浑水被搅起,不只是邻里受伤,自己也难幸免。(作者是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
物流网资讯频道
  我要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物流网无关。物流网对文中陈述、立场、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参考。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